close
產品分類:書籍、文具、DVD - 影音DVD - DVD電影 - 紀錄片
畫中有話 4DVD -
$1500 |
|
畫中有話 4DVD - 商品詳細現況請由以下連結進入 Yahoo 購物中心確認喔 :) http://tw.buy.yahoo.com/gdsale/gdsale.asp?gdid=3213641&co_servername=b58bc648c8ee95ead4c0547de27c5982 |
![]()
|
![]()
|
東森財經台放映時間 週日15:00~16:00 10/30 吉奧喬尼《暴風雨》 林布蘭《杜爾普醫生的解剖學課》 11/06 根茲波洛《安德魯夫婦》 波提切利 《維納斯的誕生》 11/13 卡拉瓦喬《被蜥蜴咬傷的男孩》 達文西 《蒙娜麗莎》 11/20 馬奈《草地上的午餐》 凡艾克《阿爾諾菲尼夫婦的婚禮》 |
![]()
|
你知道《蒙娜麗莎》享譽全球的原因,在於它曾經遭竊? 你知道在林布蘭的時代,解剖人體是一場精采絕倫的秀,風靡程度如同今日的「貓」音樂劇? 你知道經典摩托車品牌「偉士牌」,其名稱是來自於一個義大利家族? 你知道名畫家卡拉瓦喬不只生活糜爛,甚至曾經犯下殺人重罪? 千百萬個故事在藝術界流傳,每一幅名畫的背後,都有許多耐人尋味的故事 跟隨知名藝術評論家華德瑪.詹努茨薩克的腳步,讓我們深入畫中奧妙,探尋世界名作的起源與秘辛。到底蒙娜麗莎的真實身份是誰?林布蘭的畫作《杜爾普醫生的解剖學課》怎麼樣挑戰道德臨界點?而波提切利的維納斯又是如何反映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斯的殘酷歷史?就讓此片娓娓道來… 曲目: disc 1 ◆暴風雨the tempest 吉奧喬尼giorgione da castelfranco ◆杜爾普醫生的解剖學課 the anatomy lesson of dr. tulp 林布蘭 rembrandt van rijn 【詳細內容】 disc 1 ◆ 暴風雨 the tempest 吉奧喬尼 giorgione da castelfranco, 1477-1510 威尼斯學院畫廊 accademia gallery, venice 約1506年 c.1506 史上最神秘的畫家所留下最神秘的畫作 500年來沒有人能夠參透畫中的意義… 影片在威尼斯學院拍攝,為威尼斯重要史蹟之一。跟著主持人,我們走訪這幅作品最初懸掛之處,而今是間油漆行;我們也踏上吉奧喬尼在法蘭西堡的家鄉,欣賞蒼翠繁茂的威納托風光,參觀維也納及倫敦的藝廊。影片獨家呈現吉奧喬尼從未面世的壁畫作品,展露他短暫藝術生涯的燦爛瑰寶。《暴風雨》是史上最神秘的畫家所留下的詭祕之作,也是英國詩人拜倫偏愛的作品。幾世紀來,諸多理論試圖破解如謎般的構圖,但詹姆茨薩克有其最令人信服的見解。想釐清這幅畫的主題與寓意?讓我們踏上旅程,與野生鳥類以及古代女神交會,進入古希臘的神話世界。 ◆ 杜爾普醫生的解剖學課 the anatomy lesson of dr. tulp 林布蘭 rembrandt van rijn, 1606-1669 海牙莫瑞修斯藝廊 mauritshuis, the hague 1632年 1632 祥和寧靜的鬱金香國度「荷蘭」 在十七世紀的風行社交活動,居然是「人體解剖秀」?! 影片帶領我們走訪海牙的莫瑞修斯藝廊、林布蘭位於萊登的家鄉、阿姆斯特丹故居及其間的珍奇異物陳列室、倫敦傳統解剖講堂等地。也進入阿姆斯特丹歷史博物館、國家博物館以及人體奧秘展,並專訪倍受爭議的人體展創建者—根特‧馮‧哈根斯博士。主持人帶我們重訪荷蘭「鬱金香狂熱」年代,描述這幅畫在當時是多麼違反倫常,擾亂人心,更呈現古怪的杜爾普醫生解剖死刑犯的方式。影片介紹十七世紀的解剖器具,重現這幅畫創作時的情境,亦比較這幅林布蘭黃金時期作品與後期畫家的解剖主題,在藝術表現上大相逕庭。 disc 2 ◆安德魯夫婦mr. and mrs. andrews 根茲波洛 thomas gainsborough ◆維納斯的誕生the birth of venus 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 disc 2 ◆ 安德魯夫婦 mr. and mrs. andrews 根茲波洛 thomas gainsborough, 1727-1788 倫敦國家美術館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1750年 1750 英國史上最受歡迎的畫作,優美環境與年輕夫妻的和諧畫面 但卻在完成前嘎然而止…背後的難堪秘密究竟是什麼? 我們將拜訪根茲波洛的家鄉,薩福克郡的薩德伯里市,並取得獨家授權進入私人莊園,一窺創作此畫的真正地點。這對年輕夫婦當時就坐在這兒入畫,成了英國史上最受歡迎的作品。此畫雖然優美實際卻暗潮洶湧,十足具批判性。它揭露時代的紛亂性,以及今日英國鄉野風貌在當時是以何激烈手段而產生。畫中亦呈現科技新發明的痕跡,帶我們回溯十八世紀的農業革命氛圍,看看當時艱困的農民生活,對映著溫泉城市巴斯的豪奢與時尚;根茲波洛成名於此,儘管他個人是多麼不樂意。有趣的是,這幅畫好像少了那麼一筆?畫的正中央有個神秘的留白。讓我們為你揭曉這幅畫為何在完成前嘎然而止的難堪秘密。 ◆ 維納斯的誕生 the birth of venus 波提切利 sandro botticelli, 1445-1510 佛羅倫斯烏婓茲美術館 uffizi gallery, florence 約1485年 c. 1485 全世界最有魅力的女人『維納斯』是如何誕生的?真的是從波光粼粼的海面上緩緩昇起的嗎? 文藝復興時期的記錄,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解讀此畫作。 我們將走入佛羅倫斯烏婓茲美術館,在眾多璀璨的收藏品間,這幅最令人耽溺也最具傳奇性的維納斯,正對世人施展魅力。亦走訪多座佛羅倫斯的華美建築,包括畫作最初懸掛處僻靜的卡特洛別墅。藉由探訪收藏於羅浮宮《米洛的維納斯》雕像,及波提切利筆下其他知名的維納斯形象,主持人帶我們從更多面向認識這位愛神。維納斯的誕生,真是如畫中一般絕美地站立於貝殼上,自海中緩緩昇起嗎?文藝復興時期流傳的文字記錄,將為我們帶來另一版本的血腥敘述! disc 3 ◆被蜥蜴咬傷的男孩boy bitten by a lizard 卡拉瓦喬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 ◆蒙娜麗莎the mona lisa 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 disc 3 ◆ 被蜥蜴咬傷的男孩 boy bitten by a lizard 卡拉瓦喬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 1571-1610 倫敦國家美術館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約1595-1600 c.1595-1600 蜥蜴在畫中只是一個路過的爬蟲類,還是有更深沉的意涵?卡拉瓦喬的糜爛生活,是否影響他的作品呈現? 準備好與我們一起進入卡拉瓦喬的黑暗國度!! 卡拉瓦喬是史上最重要畫家之一,但私生活卻籠罩於醜聞與爭議下,精采程度可與其作品分庭抗禮。其臉孔常隱身於極具戲劇效果的陰影下,自畫裡的黑暗角落顯現而出。羅馬市井小民、街頭販子、占卜師、妓女,他們的身影讓其畫作顯得更加寫實且張力十足。而宗教故事在他的筆下,從千篇一律如詩般的想像場景,搬到了危險的羅馬市中心,上演於酒館與街道間。《被蜥蜴咬傷的男孩》是卡拉瓦喬最神秘的作品之一。這幅畫到底在表現什麼?從畫中主角身份、靜物所代表的符號,到蜥蜴的象徵性,華德瑪從各角度切入為你解析。羅馬酒神化身畫中男孩,當他的中指遭襲感到痛楚時,猛然彈起的姿勢與他受驚嚇的臉孔,似乎傳達某種隱晦卻一針見血的訊息:沉迷於聲色與過度享樂的生活是易碎而短暫。 ◆ 蒙娜麗莎 the mona lisa 達文西 leonardo da vinci, 1452 – 1519 巴黎羅浮宮louvre, paris 約1503-1506年 c.1503-1506 世人為之瘋狂的蒙娜麗莎,神秘的笑容隱藏什麼情緒?聲名大噪的《蒙娜麗莎》,成名的推手居然是一個竊賊? 畫作完成的五百年後,全世界藝術史家及畫迷仍在爭論這幅偉大作品的意義。誰是蒙娜麗莎?達文西為何畫她?這幅畫為何最後留在羅浮宮?又或者,她那抹微笑背後隱藏著什麼秘密?為何這畫會成為全世界最神秘的作品?為何一位沒沒無聞女人的小肖像畫,能成為全球知名的圖像?華德瑪將為我們一一解答。蒙娜麗莎在視覺文化中,無疑具最高辨識度。從t恤到海報,從馬克杯到椅墊,她無所不在。華德瑪將她迅速走紅的原因,推溯至一九一一年八月的某日;那天,一個名叫佩魯吉亞的義大利人,神情鬼祟地從羅浮宮走出,夾克裡藏著《蒙娜麗莎》… disc 4 ◆草地上的午餐le dejeuner sur l’herbe 馬奈edouard manet ◆阿爾諾菲尼夫婦的婚禮the arnolfini marriage 凡‧艾克jan van eyck disc 4 ◆ 草地上的午餐 le dejeuner sur l’herbe 馬奈 edouard manet, 1832–1883 巴黎奧塞美術館 musee d’orsay, paris 約1863年 c.1863 「裸體女人坐在衣冠楚楚的男人間」 這幅畫曾引起前所未見的巨大爭議 卻成為印象派誕生的重要關鍵 與馬內一起進入十九世紀巴黎社會的虛偽做作 一八六三年,馬奈在「落選者沙龍」展覽《草地上的午餐》,引起藝術圈前所未見的爭議。裸體女人坐在衣冠楚楚的男人間,從畫布裡挑釁地盯著人們,褪下的衣服散落成堆置於野餐旁。此畫將獨自改變藝術界,若無此畫,印象派就不會產生,更沒有現代藝術的濫觴。然而,鮮少有人能理解馬奈的畫中到底發生什麼事?馬奈意在完成何種使命?而又為何這幅作品在當時帶來如此衝擊?當華德瑪對這幅畫展開探究時,也承諾將「揭開此畫作背後的秘密,即使是我們不願得知的」。他探索畫中女模特兒的故事,其美麗身影是馬奈諸多畫中的繆思;在《草地上的午餐》中激怒世人,引發議論不休的形象也是她。影片更揭開一樁家族秘密,或許就是解開畫謎的關鍵。馬奈似乎是在對巴黎社會當時所盛行的虛偽與不德,祭出苛刻的批評;而這般的虛偽與不道德,依據華德瑪的推測,就是指馬內的父親。 ◆ 阿爾諾菲尼夫婦的婚禮 the arnolfini marriage 凡‧艾克 jan van eyck, 1395-1441 1434年 1434 倫敦國家美術館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幾百年來被認定為慶祝婚禮的肖像畫 到頭來卻是一幅紀念早夭妻子的悲傷紀念作品? 揭開揚.凡.艾克的畫作語言 畫作標題是第一個線索。在林林總總的詮釋中,華德瑪觀察到當今最流行的理論,是全然否認畫的任何隱含意義;然而這麼樣的ㄧ幅畫,怎能沒有故事?這幅倫敦國家美術館的珍貴館藏,是凡‧艾克的重要油畫作品。神情肅穆的夫婦站在房間內,四周滿是暗喻,譬如詭異的凸透鏡、吊燭、一明一滅的蠟燭、床、窗台的水果。這幅歐洲北方畫派作品充滿了視覺意象,訊息隱藏在畫中擺設物件中。華德瑪帶我們一一檢視對這幅作品的重要詮釋,有的認為這幅畫是婚禮肖像畫,如此說來畫中牆上耐人尋味的簽名就是婚禮見證?阿爾諾菲尼夫人是否懷有身孕,也引來多方爭議,難道她隆起的腹部能單純解釋為時代的衣著流行?華德瑪的探究,帶我們進入更幽暗但更審慎的現實中;以宗教的眼光解讀,華德瑪發現到這幅畫原來是對一名早夭女子的悲傷紀念。 |
![]()
|
光碟版本:dvd
光碟片數:4片
影片長度:約240分鐘
電視規格:ntsc 16:9
聲道:立體聲
字幕:中英文 隱藏字幕
影片類型: 藝文紀錄類
【以上刊登如有錯誤,以實際發行為主!】
商品詳細現況請由以下連結進入 Yahoo 購物中心確認喔 :)
http://tw.buy.yahoo.com/gdsale/gdsale.asp?gdid=3213641&co_servername=b58bc648c8ee95ead4c0547de27c5982
產品分類:書籍、文具、DVD - 影音DVD - DVD電影 - 紀錄片
全站熱搜